用戶名:
密碼:
第6節(jié) 給予孩子內(nèi)在的價值

在人成長的過程中,對其性格影響最大的,莫過于幼年時期父母的態(tài)度和處事方式。當孩子長大后,他所經(jīng)歷的事情和所受到的傷害,皆由自己的性格造成。所以,父母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和方式,會直接影響孩子今后的性格習慣和價值取向。

一位媽媽帶著剛滿三歲的女兒在外面逛街。走過雪糕店時,女兒拉著媽媽說:“媽媽我想吃雪糕!庇谑,媽媽就給女兒買了一只雪糕,女兒很是開心,邊走邊吃。

當他們路過一家玩具店的時候,女兒一下子看到了自己特別喜歡的小公仔,于是,女兒又對媽媽說:“媽媽,我想要那個玩具! 媽媽不想給女兒買,就對女兒說:“寶貝乖,那個需要很多錢,媽媽今天沒帶那么多的錢,今天就不買了,我們下次買好嗎?”女兒雖然不太情愿,但還是噘著小嘴跟媽媽一起走了。

過了一會兒媽媽帶著女兒來到了一家時裝店,媽媽一眼就看中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雖然衣服需要好幾百元,遠遠超過了女兒喜歡的小公仔的價格,可媽媽卻毫不猶豫地買下了衣服,然后帶著女兒回家去了。

故事看似完了,可媽媽的行為對于女兒的影響卻遠遠沒有結束。一般來說,孩子在六七歲前的邏輯分析能力還沒有發(fā)育成熟,所以,他們不會做出媽媽在撒謊的結論。而就是因為他們不會做出媽媽在撒謊的結論,所以才會變得更可怕。我們知道,孩子生來就是愛父母的,因而會對父母所說的話全部接收。但是,如果父母的話和行為前后不一致,就會讓他們變得矛盾,當然這種矛盾是在潛意識層面進行的,因為他們認為媽媽說的和做的都是對的,他們就會認為是自己不對,自己有問題。在這個故事中,媽媽沒有給女兒買玩具卻給自己買了衣服,女兒在潛意識中就會認為:“媽媽的衣服重要過我,媽媽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東西而我卻不可以,這表示我是沒有價值的。”據(jù)此,女兒就會產(chǎn)生對自己人生最具殺傷力的一個信念——我沒有價值,我沒有資格,我不值得。當然,這是潛意識給她的感覺,她是說不出來的。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但對于任何人來說,獲取“成功”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自信——擁有內(nèi)在的價值感。在孩子與家長相處的過程中,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在直接影響著孩子,對孩子內(nèi)在價值觀的形成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決定著孩子將來的生活習慣、性格、人格、情感等。因此,為人父母者一定要在孩子生命初期就認識到尊重孩子對于孩子成長的重要意義,密切關注孩子內(nèi)在的需求,從自身做起,通過正確的言行給予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

當然,尊重孩子的內(nèi)在需求并不就是要滿足孩子一切的要求,而是希望家長言行一致,在約束限制孩子的時候,也要以身作則。不要像上文中的媽媽,以沒帶錢為借口來拒絕孩子的要求,而后卻又花錢去為自己買東西,這對孩子價值感的傷害是巨大的。

值得提醒的是,當孩子向父母要一件東西時,家長不應該只是去看物質的外在價值,而是應該靜下心來去透視一下孩子內(nèi)在的感情動態(tài),看一下這件東西是否會給予孩子更好的內(nèi)在價值,這才是最重要的。

比如,現(xiàn)在的很多玩具因為提供了過多的刺激往往會限制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當孩子因為無聊而想要個新玩具時,家長不妨鼓勵他造個木偶劇場或畫幅壁畫來賦予孩子內(nèi)在的成就感,這種有創(chuàng)意的活動往往會在給予孩子內(nèi)心滿足的同時,提升孩子的自信和自我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由于社會壓力的日益增大,很多為人父母者常會因為工作、生活等原因,把自己的孩子交給老人去帶,殊不知,這會讓孩子有一種被遺棄的感覺,會覺得是因為自己不夠好,所以父母才不要自己。人都是要找自己的親生父母的,由別人帶大的孩子會缺少與父母的親近感,從而會產(chǎn)生很重的分離感。

輕微的自我價值感低會表現(xiàn)為不自信。比如,我們覺得某人在某一方面表現(xiàn)得很優(yōu)秀,但當大家推舉他出來做他平常很拿手的事情時,他會表現(xiàn)出一種很強烈的不敢擔當。甚至有些人會在成功唾手可得(如加薪或升職)時,出現(xiàn)放棄或突然病倒等情況。

一位來上“為人父母”課程的學員,大家覺得她各方面外在條件都很好,但她的婚姻卻很不幸。她先生什么都好,就是愛打老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打她,所以她過得很辛苦。朋友勸她說:“你這么好的條件,干脆分開得了!闭l知她卻說:“唉,有什么辦法呢?也許我命中注定如此吧!以前讀書時交往的男朋友就喜歡打人,誰知道現(xiàn)在嫁的人又是這樣,也許真的是我命不好吧!”這位朋友就屬于典型的自我認為“沒有資格享受快樂美好婚姻生活”的人,類似的情況是非常多的。

比如,在很多公司里,會議室的主席位通常都只能是老板坐,每次開會,上面中間那個位置一定是老板的。即使某次開會,老板有事不能出席,大家也都知道老板不在公司,卻也沒有人會去坐那個位置。這也是很多公司里一種很普遍的現(xiàn)象,是受“我沒有資格”信念限制的狀況。

這種信念無時無刻不在破壞著人的自我價值,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人的成長和提升。當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感低時,他也就會感覺別人也同樣沒有價值;而一個自我價值感高的人,通常會覺得別人跟他一樣有價值。這也就能夠解釋為什么有些人會去隨便結束他人的生命、為什么有些人會虐待比自己更弱的人了,因為在他的潛意識中,會認為他人的生命與他的生命一樣沒有價值。

這種“我沒有資格”的限制性信念的典型表現(xiàn)是:沒有自我,需要看別人的眼光行事,不敢完全表達出自己的感受,當別人的意見和自己不一樣的時候,無法很直接地拒絕別人。行為決定結果,這種自我價值感低的限制性信念在限制我們行為的同時,也間接決定了我們的結果,對于人的成長來說是只有壞處沒有好處。并且,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立場不一致,如爸爸打孩子時媽媽袒護或媽媽教訓孩子時爸爸袒護等,也會造成孩子的自我價值感低。

我們知道,對孩子一生都會產(chǎn)生影響的教育,是人格教育。人格教育,在于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建立積極的價值觀。那么,我們該如何做才能夠不讓無價值感的信念植入孩子的潛意識中,才能夠讓孩子的心靈充滿安全感,為孩子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呢?

首先,給予孩子應有的尊重。拒絕做孩子的權威,拋掉設計、指揮他們的觀念,尊重孩子的內(nèi)在需求。另外,孩子在六歲以前最好父母親自帶。事實證明,跟著自己父母生活的孩子在身體和心理方面通常都能夠獲得更加健康的成長。

其次,父母要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孩子最善于模仿自己的父母,孩子價值觀的形成往往會受到父母價值觀的影響和作用。

再次,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可以對孩子價值觀的形成起到引導作用。當孩子對于某事耿耿于懷時,要告訴他事情表面背后的真相,讓孩子明白父母的苦衷。

最后,關注孩子的言行舉止。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有不正確的價值觀時,要給予及時的更正,這是每一位為人父母者不可推卸的責任。

總之,父母的價值觀以及父母對孩子價值觀的教育,對孩子的成長來說異常重要。價值觀不僅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行為趨向和心理傾向,甚至能夠決定孩子將來會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會走怎樣的人生道路。

給予孩子外在的財富不如幫助孩子建立起正確的內(nèi)在價值觀。因為只有具備了積極的內(nèi)在價值,我們的孩子才能夠擁有更強大、更持久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希望我們每一位為人父母者都能夠從自身做起,用尊重幫助孩子培養(yǎng)起正確的價值觀,有效推動孩子的長遠發(fā)展。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請自覺遵守互聯(lián)網(wǎng)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嚴禁發(fā)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表情: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