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節(jié) 愛需要用正確的方式來表達
-
每當面對天真無邪、活潑可愛的孩子時,父母的心中都會充滿無限的歡喜,恨不得把全世界都給他。孩子的存在會在無形之中給予我們一種使命感:我要好好地照顧他,給予他最好的生活!為了孩子,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可是,你愛孩子的方式正確嗎?你愛孩子的行為到底會給予孩子能量還是會阻礙孩子的成長呢?面對這個問題,很多父母就會面露遲疑:也許有的時候我的方式不對,但我絕對是愛孩子的,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
一句“為了孩子好”似乎讓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成了理所當然。可是,想一下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我們的父母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不是也是“我都是為了你好”?我們當時在面對這句話時又是怎樣的感受呢?因為這句話我們失去了自由,在父母愛的捆綁下,我們活得很吃力,父母也愛得很辛苦。
如今,我們有了自己的孩子,卻在不知不覺中延續(xù)了父母愛我們的方式。為了讓孩子服從我們的意志,反復地對孩子說“我都是為了你好”。在這種愛的壓力之下,孩子不得不無奈地接受,實際卻漸漸升起了逆反心理。
我們在現(xiàn)實中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父母不斷地為自己不正確的愛披上“華麗”的外衣——“我都是為了你好,你不可以說不”,孩子備受壓抑的心終會爆發(fā),會沖著父母大喊:“不要再說為我好了,你考慮過我的感受嗎?”是!我們考慮過孩子的感受嗎?他在我們這種“愛”下都快要窒息了。
然而,很多父母卻根本不覺得自己錯了,反而會覺得孩子不懂事,覺得自己這樣是對孩子負責,是在保護孩子不受傷害。殊不知,不恰當?shù)膼劬褪且环N最大的傷害,會直接摧殘孩子的身心健康。
父母對孩子無條件的愛,是孩子成長中最大的禮物,也是父母修為自己的一個方向。那么,我們錯在哪里了呢?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經(jīng)常會陷入哪些愛的誤區(qū)呢?
(1)沒有節(jié)制的愛
這種愛通常表現(xiàn)為:給予孩子高人一等的特殊待遇,如吃“獨食”、只為孩子過生日等;過分關注孩子,要什么給什么;生活懶散,沒有規(guī)律;祈求央告;包辦代替,什么都不讓孩子做;大驚小怪,不允許孩子受一點點委屈;剝奪獨立權,形影不離;孩子一哭鬧馬上就妥協(xié);孩子被教育時當面袒護……
在這樣的溺愛下長大的孩子,已經(jīng)從精神上“殘廢”,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沒有同情心,不會關心他人,凡事以自我為中心,貪圖享受,缺乏吃苦耐勞、努力奮斗的精神,做事有頭無尾,缺乏獨立性,沒有擔當和責任心,懦弱,自私自利,只知索取,不懂付出。
沒有節(jié)制的愛會從根本上腐蝕孩子,造成孩子性格的缺陷與扭曲,會嚴重阻礙孩子的健康成長。真正的愛應該以孩子的健康成長為前提,給予孩子有尺度、有節(jié)制的愛。
(2)要求回報的愛
生養(yǎng)孩子是每一位為人父母者的責任和義務,我們不能抱著“養(yǎng)兒防老”的目的來要求孩子回報。當然,孩子孝敬父母是應該的,不過我們不可以此為目的,要求孩子按照我們設定的路線來走;不可以讓孩子覺得我們的愛是負擔,因為覺得“父母很辛苦”而屈服于我們的安排。
生養(yǎng)孩子和孝敬父母都應該以愛為基礎。真正的愛應該是讓人備感輕松愉悅的。作為父母,我們之所以生養(yǎng)孩子并不是為了回報,而是因為我們想做父母,想付出自己的真愛,而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也獲得了足夠的快樂與幸福,我們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
我處理過這樣一個個案,母親為了孩子能夠考上大學,先是放棄了自己心愛的事業(yè),之后,慢慢幾乎放棄了自己的所有,離婚后更是對孩子加倍“愛護”,整個人生都在以孩子能夠考上大學為榮耀,每天陪著孩子,為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一切。這位母親是愛孩子的,但是卻不知道這樣做給孩子帶來了怎樣大的精神壓力。孩子成長過程中,一方面看到母親為自己付出的辛苦,另一方面感到這樣的愛使自己失去了自由,生活上得到母親無微不至的關懷,腦子里除了考上大學幾乎沒有任何雜念,每天談論得都是學習怎么樣,如果考不上大學以后就會沒有出路等。
孩子在壓抑的情緒下努力考上大學,但是接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服用了安眠藥,還好鄰居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與母親一起來找我處理這個自殺個案的時候,母親在旁邊聽到孩子釋放情緒時,身體顫抖地大聲喊到:“你不要這樣對待我,我不想這樣生活。”母親才發(fā)現(xiàn)自己這些年來給予孩子的愛錯得是那樣離譜,自己以為這是對孩子最好的方式:在物質(zhì)上滿足孩子,每天陪著孩子,不讓她出門與同學交往,讓她安心學習,讓她多些時間復習功課,不讓她交往男同學,總之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能夠考上大學,但是現(xiàn)在目標達到了,換來的卻是這樣的結(jié)果。她實在沒有想到這些約束會使孩子缺乏心靈空間從而造成壓抑,自己和孩子父親離婚但他們永遠是父女關系,這樣的感情永遠也割舍不斷,因為自己恨孩子的父親,不讓孩子去看他,割舍了孩子與父親之間的親情鏈接。個案結(jié)束我給這位母親講述了愛孩子就要給予孩子尊重、空間、自由和愛的道理。
(3)挑剔的愛
孩子考了99分,父母卻覺得100分更好;兒子謙虛禮讓,父母卻覺得不像男子漢;孩子想要父母陪,父母卻嫌孩子煩;孩子好不容易學會了獨處,父母卻怪孩子不知道多陪陪父母……無論孩子做什么,父母都不滿意,總是覺得別人的孩子更好,總是要求孩子更加努力,可不管孩子怎么努力,卻始終也不能讓父母滿意,父母永遠處于失望當中。
我們這是怎么了?是否忘記了自己養(yǎng)育孩子的初衷?我們不就是希望孩子健康快樂嗎?可是在這種挑剔的愛之下,孩子又怎么可能快樂得起來呢?我們總是要求孩子這樣或那樣,可我們是否也做得到呢?
(4)有條件的愛
“你不聽話,媽媽就不喜歡你了”“你再不走,我就不要你了”“你再這樣,媽媽就不愛你了”……我們總是認為這是管教孩子的一種手段,卻不曾想到這些話會對孩子的心理產(chǎn)生怎樣的傷害。
有一次,我到美麗的東方文化園去散心,走到一個拱形橋,看到一位母親手里抱著一些孩子的生活用品,急急忙忙從橋上跑下來,然后躲在路邊的一棵大樹旁邊,很快就看到一個3歲左右的孩子也哭哭啼啼地跑到橋上然后往下跑,邊跑邊喊:“媽媽,媽媽我聽話了,你在哪里?”看到這一幕我明白了,一定是母親帶孩子來公園玩,孩子沒有聽母親的話,母親一氣之下說,你再不聽話就不要你了,孩子仍然開心地玩,母親動怒之下就拿著孩子的東西跑開躲了起來。我回頭看看那位母親,仍然情緒未消,聽著孩子的叫喊也沒有出來的打算,企圖用這樣的方式來懲戒或者是教育孩子。我走過去,對那位母親說,看得出來你是很愛孩子的,只是孩子沒有按照你的想法做,孩子在哭的時候,你要過去蹲下身抱抱孩子并向孩子道歉,要不然這件事情會在他心里種下恐懼和不安全的“種子”,對母親的信任度下降,當一個人不信任別人時也就容易產(chǎn)生焦慮不安的情緒。這位母親聽了似懂非懂,但剛才的怒火消了很多,走出去叫著孩子的小名,跑到孩子面前抱起孩子,那個孩子哭得更厲害,用盡力氣抱著母親的脖子,猶如多年失散的重逢。
當用條件來代替愛,孩子的心靈感受到的是父母的愛是有條件,是可以交換的,要這樣才是乖孩子,要那樣父母才會喜歡。在純凈的愛的表面蒙上一層世俗的條件,那還是愛嗎?愛就要包容與支持,而不是在愛的前面加上一個條件。
看似很平常的一些話往往會讓孩子幼小的心靈產(chǎn)生巨大的恐懼感,因為擔心被父母拋棄而時時處于焦慮不安中。這會嚴重阻礙孩子自身的發(fā)展,讓孩子的內(nèi)心極度缺乏安全感,影響日后的自信與婚姻生活。
(5)把孩子視為一切的愛
我們很多父母都是在為孩子而活,甚至把孩子看得比自己的父母與配偶都重要。因此,我們總是以“愛”的名義把孩子控制得死死的,孩子成了我們完全的精神寄托,沒有了孩子我們的生活也就失去了意義。
可是,孩子總會長大,總會有離開我們的那一天。所以,我們不僅要從小鍛煉孩子的獨立性,也要培養(yǎng)自己精神世界的獨立,除了孩子,我們還有父母、愛人需要照顧,還有工作需要努力。愛孩子就是要給予孩子自由和發(fā)展的空間,切不可背離了愛的初衷。
(6)推卸責任的愛
為了孩子,有的母親放棄了事業(yè);還有很多父母明明沒有感情了,為了孩子而不離婚……最后,父母表達對孩子的不滿時就會把這些責任都推到孩子的身上?墒牵⒆幼屇惴艞壒ぷ髁藛?孩子要求你不離婚了嗎?
當然,更多父母會把問題歸咎于自己工作太忙,可是,現(xiàn)實中也有很多父母不僅把孩子教育得很好,自己的事業(yè)也發(fā)展得很不錯。
這些年,很多私立學校風生水起,不僅校園環(huán)境好,教學質(zhì)量也很棒,父母每周還可以有更多時間用于繁忙的工作。一些父母給孩子找到條件很好的借宿學校,每周五天在學校和更多孩子一起學習和生活。這是社會繁忙的產(chǎn)物,也是可以讓父母用錢換來的陪伴孩子、教育孩子的方式,但這也是父母推卸責任的借口。
在“為人父母”課程上有一對母女,母親帶著24歲的孩子來上課,孩子個子很高,但是膽子小,經(jīng)常發(fā)脾氣。在外面很好,回到家里有一點不如意就爆發(fā)很多情緒。在處理這個案例的時候,我引導孩子回憶,她從一年級開始就上寄宿學校,每天都是按照規(guī)律的時間學習、吃飯和睡覺,在學校與同學產(chǎn)生矛盾之后常常無人可講。她最開心的時刻就是每周五的中午,因為那是父母來接孩子的時間。她當時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夠第一個被接走,如果父母來晚了她就會十分傷心。每到周日中午,她就開始看表,計算還能在家里待多少時間。幾乎每次回到學校,她和母親揮手告別后總是眼淚汪汪。時間一長,內(nèi)在的分離讓孩子在小時候處于他人的世界里,總是按照別人的眼光來改變自己,于是,小小年齡便學會了察言觀色。
父母通常會以為孩子這樣很聰明,誰曾想那是內(nèi)心長期壓抑的結(jié)果。孩子長大以后變得極為脆弱,有一點事情就會歇斯底里地大發(fā)脾氣。在課堂上釋放情緒的時候,母親非常震驚,原來自己以為給孩子找到好的學校,可以少管孩子一些,這樣推卸責任的方式卻導致了孩子狀況頻出。
不要推卸責任,每一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而不是把這些責任算在孩子的身上。愛是一種付出,是一種無怨無悔、心甘情愿的付出!
以上幾種愛的誤區(qū)是很值得我們警惕的。作為父母,我們必須明白,愛不是簡簡單單的付出,也不是毫無節(jié)制的給予。愛只有用正確的方式來演繹,才能夠真正地呵護孩子健康成長。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