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節(jié) 前言
-
從電影《三個傻瓜》說起
最 近 看 了 一 部 印 度 寶 萊 塢 喜 劇 勵 志 電 影《 三 個 傻 瓜 》(3Idiots),內(nèi)容是探討教育體系對于自由思想與多元才華的壓抑鉗制。 影片主要敘述就讀于印度第一學府的法罕、拉加與藍丘,如何在“學歷 決定一切”的環(huán)境中,擺脫師長與家人的思想束縛,反觀內(nèi)心、追求夢想的故事。影片名為《三個傻瓜》,無疑是指他們的做事方法及人生目 標與眾不同。他們忠于自己而從學習中找到歡愉,對于一個僵化的教育 體制與講究權(quán)威的社會來說,這些人無異于是大傻瓜吧。
此足以印證日本大前研一先生在他的著作《趨勢思考》一書中所 提及的,沒有標準個案的北歐教育,也沒有老師,家庭、思考才是最 重要的面向。而學習如何開發(fā)潛能、empower 才是最要緊的事。換句 話說,打破傳統(tǒng)的窠臼,是非對錯難斷,只有思辨與思維才可以為我 們的下一代樹立良好的典范。
因緣際會下,2004 年我參加了臺北律師公會的一場“法治教育向 下扎根種子講師”研習課程,沒想到竟意外讓我這個不曾鉆研過教育相關(guān)課程的外行人,對于所謂的教育工作,可以嘗試用我接受過的法 學教育思維,涉足對學齡兒童教學指導(dǎo),并從中獲得很大的啟發(fā)。確 實,培養(yǎng)可以獨立思考,并擁有判斷能力的公民,是比較好的教育方式之一。以我個人來說,曾參與體驗過數(shù)場“法治教育種子教師”課程、
擔任法治教育講座講師,也曾受邀到中學、大專院校擔任講師,在青少年法治教育推行過程中反饋受益最多的人,是我自己。這樣的參與 模式開闊了我的思維并充實了我的人生。
還記得有一次到桃園縣復(fù)興中學擔任晨光時間 50 分鐘的教學者。
親上火線的感覺很真實,同學們也很捧場,因此,我花了 2 個小時的 時間,講解幼兒版的權(quán)威、責任、隱私與正義,與同學們分享了法律案例實務(wù),也算是扎實地踏上法治教學第一線。
分享法律案例的主要目的,也是希望孩子們在面對任何問題時, 正視問題所在,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法,選擇自己經(jīng)過思考后解決問題 的方法;如果孩子們有了這樣的思辨能力,則無論其所遭遇的問題是否一次即獲得解決,已經(jīng)不是最重要的了。因為孩子們的解題過程是 經(jīng)過思考與選擇,即便無法一次解決問題,孩子們應(yīng)該可以透過再一 次的思考與選擇,達到自己想要的結(jié)果。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孩子們的價值觀只要不偏差,那么,為人父母及師長者,還有何要求呢?我 深信,當時參加法治教育向下扎根種子教師培育計劃的我,受益最多。 能有這樣的收獲,最要感謝諸多律師前輩,以及有心于教育的老師們的熱心奉獻,在此,深深表示敬意與感謝。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