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節(jié) 第五章
-
第二節(jié) 象形文字變化多姿的演變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變化多樣,在不同的應用之中就會有不同形式的象形文字出現(xiàn),大致說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分為祭司體、僧侶體和世俗體三種。
祭司體文字就是專供祭司們書寫使用的,這種文體是為了實用和方便才創(chuàng)立的。大約在第5王朝的時候,祭司體文字才得以出現(xiàn)。這種文字簡單、便捷,書寫起來十分快捷也十分方便,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書寫的信件、賬目、商業(yè)文書、契據(jù)和文學作品以及宗教文件等都會用這種文字來書寫,在一些文獻中也寫到了祭司體文字的特點:
第一,祭司體文字幾乎失去了圖畫的性質(zhì),與象形文字的形式相去甚遠。
第二,祭司體文字的書寫方向為從上到下,從右向左,不如象形文字那樣靈活自由。象形文字可以從上向下,也可以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甚至從中間向左右兩個方向書寫。
第三,祭司體文字可以連寫,即兩個或多個符號連在一起,一筆寫成,象形文字則不能。
隨著人類歷史的發(fā)展,人類的社會也越來越進步,這樣就有越來越多的人需要學習文字,于是祭司體就不適應更多人的需要了。人們要求有一種更為通俗大眾化的語言文字流行于世,這樣一種立場的字體,世俗體就誕生了。所以,世俗體文字也就是普通老百姓用的文字,后來祭司體文字就只用來書寫宗教文獻,而世俗體變?yōu)槠胀ù蟊娝邮芎驼J可。就在托勒密王朝時期,人們就普遍用世俗體來書寫文字。世俗體文字非常的簡化,甚至簡化到類似字母一樣的文字。
象形文字在古埃及歷史的發(fā)展之中,經(jīng)歷了兩種草書的書寫方式,一種是僧侶體,還有一種是世俗體。僧侶體在最早的王朝中就已經(jīng)被使用,它是和象形文字并行使用的。象形文字是后來才慢慢地被南方的僧侶體和方便簡捷的世俗體取代。僧侶體中的每一個字都是從象形文字中簡化出來的。但是我們?nèi)匀豢梢苑直娉瞿膫是早期的僧侶體文字,哪個是晚期的僧侶體文字。僧侶體文字與象形文字是既可以橫行書寫也可以豎行書寫。在中王國時期,人們還會用垂直的豎行書寫體式,但是從那以后豎行書寫的僧侶體就很少見了,后來就都演變成了橫行書寫。古代的象形文字是寫在草紙上的,它是從左向右來寫,也可以倒著來寫。
令人感到很獨特的是,象形文字在紙上表現(xiàn)出來的符號的方向可以引導人們從左向右讀,或者從右向左讀。比如在文字之中寫著的人物、動物或鳥的圖形朝向左方,那么就是從右向左讀,如果文字之中書寫人物、動物或鳥的圖形朝向右方,也就是從左向右來讀。
象形文字都是用來刻入石碑或青銅器中,但是僧侶體文字卻沒有那么幸運,它只是被寫在非常便宜的草紙上或者木頭上。
僧侶體的應用也有被用在宗教文獻中的,比如在魔法文獻、書信、管理以及賬目、醫(yī)囑、報告和清單等法律文件中或者是文學、技術的文獻中。僧侶文字一般用刷筆或者蘆葦皮來書寫。
后來適合普通大眾的世俗體就出現(xiàn)了,世俗體文字更偏重于在貿(mào)易、法律和文學文獻中使用。時間已經(jīng)跨越了千年,但是僧侶體仍然被保留了下來,其中最關鍵就是它應用在宗教文獻中,這樣就更容易被祭司刻入石板,長年保存。世俗體文字這一術語最早是希臘的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提出來的,世俗體又揉進了許多新的語法和詞匯,這樣世俗體就更適于外族人參與使用和理解。但是至今人們?nèi)匀粵]有發(fā)現(xiàn)書寫這種形式的最早文書。但第26王朝建立的時候,世俗體的文字就開始向南傳播。它是由商業(yè)用的僧侶體延伸出來的,但是世俗體卻變得非常復雜,無論是釋讀還是翻譯它都有一定的難度。
第三節(jié) 破譯象形文字的艱難歷程
當基督教在古埃及傳開的時候,隨著科普特語的應用,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僧侶體和世俗體書寫就退出了歷史舞臺。學者們丟失了開啟破解語言的鑰匙,于是,他們就用了好幾個世紀創(chuàng)立了一種語言理論,他們試圖通過這種理論來窺探語言的奧妙。然而,事實證明,他們的所做的全都是徒勞。他們簡單地認為象形文字顧名思義也就是只能象形,象征事物罷了。
他們忽視了一點,象形文字不僅僅是象形,更多的則是,它是傳達了一種具有獨立語法和詞匯的語言。
文藝復興過后,當人們懷著一顆好奇的心來到古埃及之時,他們就又迷戀上了這種古老的文字。這樣一來,科普特語寫成的手稿就傳入了歐洲。人們漸漸地對科普特語有了進一步的研究和認識。圣阿薩內(nèi)修斯·基爾舍在科普特語的研究上也有了許多成就,基爾舍也成了象形文字符號的解釋者。讓我們感到十分遺憾的是,這一位學者縱然有很深的研究,但是他始終都認為單個的象形字就是一個象征符號,所以在破解象形文字上仍然是一籌莫展。
當拿破侖遠征埃及的時候,象形文字的研究才出現(xiàn)了轉(zhuǎn)機。1799年,法國人為了防御英軍的侵略,在尼羅河三角洲地帶開始加固堡壘,士兵們用一塊一塊的石頭來壘砌堡壘,這時,軍隊中的中尉突然看到了一塊刻有文字的石頭。他意識到這不是一塊普通的石頭,于是,他就把這一塊非常特殊的石頭送到了開羅的研究機構,這個研究機構是拿破侖在古埃及設立的。
這塊石頭就是羅塞塔石碑,石碑上刻有三種文字,一種文字是希臘文,一種文字是象形文字,還有象形文字的世俗體?吹竭@塊石碑,那些學者們很快就知道了這三種文字要表達的肯定是同一個意思。這就是破譯象形文字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學者們懂得希臘語,他們對照相應的象形文字很快就知道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了,后來經(jīng)過詳細的研究,發(fā)現(xiàn)這是一份國王頒布的法令,一份在托勒密王朝時期由托勒密五世命令祭司頒布的法令。據(jù)說,這一個羅塞塔石碑最初是在孟菲斯立下的。當英軍打敗法軍的時候,這一塊石碑又輾轉(zhuǎn)到了英國。這一塊神圣而古老的石碑作為一份禮物送給了喬治二世,喬治二世就把石碑放到了大英博物館。
以這一塊石碑為突破口,為了徹底弄明白象形文字,學者們嘔心瀝血,但是仍然沒有絲毫進展,原因還在于人們一直用往日那種象形符號理論。最初在研究象形文字上取得進展的是西爾韋斯特·德薩西,他曾經(jīng)宣稱世俗體當中的那幾組符號是與希臘文中的托勒密和亞歷山大相關。
托馬斯·揚是英國的一名醫(yī)生,這個醫(yī)生興趣廣泛,他根據(jù)一些古埃及的文獻,發(fā)現(xiàn)了世俗體就是象形文字中的一種,他的這一種認識是非常了不起的。世俗體并不都是字母的文字,我們不能籠統(tǒng)地說明它究竟是字母文字還是非字母文字。除此之外,他也是一位興趣廣泛的唯物論者,對古埃及文獻他有很多重要發(fā)現(xiàn)。首先,他意識到一些世俗體文字和線形象形文字、僧侶體一樣,都來自象形文字。這種認識非常重要。因為這標志世俗體并不像阿克爾布拉得說的那樣完全是字母文字,人們第一次在古埃及文獻用的是字母還是非字母的符號的認識上達成共識。古埃及王室的人總喜歡把自己的名字放在一個橢圓形的圈中。他用對照的希臘語辨別出了皇室的名字,他還正確地指出了象形文字和科普特語之間的緊密關系。
在把希臘文、世俗體與象形文字相比較的時候,他得出了一個結論,世俗體是象形文的草書。在《古埃及草紙和羅塞塔銘文當議》中,他還陳述道自己是怎樣翻譯羅塞塔石碑上的文字的。他在經(jīng)濟上遇到了極大的困境,他的身體也有了重大的疾病,可是他依然沒有停止對象形文字的研究,在象形文上他的貢獻是巨大的,但是遺憾的是,他并沒有得到應有的榮譽和報酬,而最終的榮譽卻給了法國的學者商博良。
商博良是在法國的菲亞克出生的,在語言文字方面有很高的天分。商博良一生下來就充滿了許多不同的傳奇色彩,人們注意到他的皮膚和臉型長得十分像東方人,不管走到哪里人們都誤認為他是古埃及人,或許就注定了他與東方的古老國家有著不解之緣。商博良在很幼小的時候就表現(xiàn)出了天才成分,他從5歲開始就學習古文了,在11歲時自學了拉丁文和希臘文,他的進步相當驚人。在早年的時候他曾經(jīng)跟著一位數(shù)學家去了古埃及。商博良在17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學習了不少語言,他那時就掌握了9種東方語言。他的一生都花費在了對語言的研究上,當他破譯象形文字成功之后,法蘭西學院就為他設立了一個歷史考古的教席。
偶然的一個機會讓他對象形文字產(chǎn)生了興趣,那就是傅立葉的拜訪。傅立葉來到商博良所在的學校視察,他被這個通曉多種語言的早熟少年深深吸引了。
當商博良突然間看到了古代紙草的碎片和陶片上的象形文字時,就頓時愛不釋手。他以一個童年的幼稚的心問道:“有誰認識這些字嗎?”傅立葉在一旁只是搖頭。
“我會認識的。”小商博良滿懷信心地說,“等我長大了,我會認識的。”
商博良16歲就進入了格蘭諾勃爾大學學習。他剛剛進入大學不久就寫下了一部著作,這部著作就是《法老統(tǒng)治下的古埃及》。當他面對著全校師生讀完這本書的導言之后,那些教師們都為他非凡的天才所折服了。就在當場,校長選他為大學的教師,并且當場擁抱了他,校長還滿懷希望地對他說道:“我們是根據(jù)你已取得的成績選你做教師的。但我們相信,你將來的成就絕不止于此。我們相信你不會辜負我們的期望,也相信你將來成名以后不會忘記這些首先發(fā)現(xiàn)你是天才的人們!”
有一天,商博良對他自己說:“要把象形文字破譯出來,我一定能做到!”他用一雙閃爍著異樣的光芒的黒眼睛告訴自己。
幾年之后,他終于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夙愿。
當他比較了世俗體文字與象形文字之時,就發(fā)現(xiàn)了它們之間在筆畫上有相似之處,他為了做研究就仔細把這些符號分類,然后寫了一個對照表,并在這個對照表里寫明哪個符號是世俗體文字的符號,哪個符號是象形文字的符號。當他從世俗體銘文之中找到托勒密這個詞,然后再把這個詞變成象形文字時,發(fā)現(xiàn)竟然和銘文中的一模一樣。后來他從一份紙草的文獻中找到了女王的名字,他就又把女王的名字轉(zhuǎn)化成了象形文字。
1815年的時候,英國有一位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了方尖塔上的象形文字,這個銘文中有女王的名字,不久這種銘文就轉(zhuǎn)移到了商博良的手中。這讓他眼前一亮,他頓然發(fā)現(xiàn)這銘文中女王的名字竟然與自己用對照表拼出來的一模一樣,這就證明了他自己的釋讀方法是完全正確的。
在一開始研究的時候,他也同意先前學者們所提出的符號理論,他也認為象形文字是一種象形的符號,他還在《早期古埃及語僧侶體》中反對其他學者認為有些符號是字母的觀點。然后,在進一步對象形文字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利用托馬斯·揚的觀點可以破譯許多的皇室人員的姓名。
在1822年9月的一天,當時他正在對阿布辛拜勒神廟的一個銘文做研究,他所依據(jù)的就是托馬斯·揚提出的觀點和自己觀點的結合形成的語音原則。就這樣,他辨認出了拉美西斯的名字。這讓他認識到象形文字不僅用來表意更用來表音,它不僅可以書寫出托勒密這樣的外國人的名字,而且還能書寫自己國家統(tǒng)治者的名字。這一發(fā)現(xiàn)讓他恍然大悟,原來象形文字是真正的表音文字。商博良在象形文字的研究上終于有了突破,他后來出版了《象形文字體系精義》 一書,在書中他指出象形文字是一種結合聲符與意符的文字,這樣他的突破讓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既容易去寫也容易去讀。后來他還出版了《古埃及語法》和《古埃及象形文字書法字典》等書,他在書中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的重要發(fā)現(xiàn)。
商博良真正地把人們帶進了古埃及的歷史,他的研究使我們在對古埃及任何一項研究上都有了可能。
今天的古埃及人已經(jīng)成了地道的阿拉伯人,他們已經(jīng)完全放棄了自己的信仰,他們信基督,信伊斯蘭教,講阿拉伯語,古埃及的語言與文字已經(jīng)銷聲匿跡,但是在語言天才商博良的挖掘之中,古老的象形文字又復活了。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