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節(jié) 慈祥庵牌樓的辛酸榮辱
-
慈祥庵是田義墓的另一個名字,它坐落于北京石景山區(qū)翠微山腳下,是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明代太監(jiān)墓。那里有精美的石刻,還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最重要的是那里埋葬著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歷史人物——明朝萬歷皇帝身邊的當紅大太監(jiān)田義(當然除了他之外還有十幾位明清太監(jiān))。雖說田義是殘廢之身,六根不全之人,他更無子嗣之望,但卻能在生前死后領(lǐng)受著皇恩,可見此人確實不同尋常。
這位宦官行當中的翹楚,本是陜西華陰人,他打小便聰慧靈透,舉止不凡,經(jīng)常被村里的老人夸獎,一位老伯伯還說:“這娃,以后肯定會有一番作為。”可是,田義因為家境貧寒,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九歲時便凈身進宮謀差事,之后又有幸被選入明朝專門培養(yǎng)宦官的內(nèi)書堂去學(xué)習(xí)。由于田義聰敏機靈,做事靈活,因此在嘉靖、隆慶時便很得信任,及至萬歷皇帝登基之后,田義做事干練、為人忠實的品行得到萬歷的喜愛,于是,還真應(yīng)了當年村中老人的話了,田義果然是得到皇帝的賞識和重用,并賜給他蟒衣玉帶。田義在得到皇帝的重用之后,便也愈發(fā)地盡心盡力去做事。在田義歷任的各種職務(wù)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位歷經(jīng)三朝的宦官真可謂是權(quán)傾朝野的“無名宰相”。
那么我們不禁要問了,田義其人到底有多大能耐,竟然能在生前死后得到種種恩寵,而且在死后還得到皇帝輟朝三日的“待遇”。其實,史書中關(guān)于田義的記載并不多,但在這不多的記敘中,我們也能對田義其人的品行做派得窺一二。
某日,萬歷忽然抱病,便召內(nèi)閣首輔沈一貫前來商議免除百姓礦稅之事,這本是得民心的好事,朝中大臣也歡喜擁護,可沒想到,這萬歷皇帝轉(zhuǎn)瞬之間又變了主意,認為廢除礦稅對朝廷不利,于是生出反悔之心。就當他要收回廢除礦稅的命令時,田義在旁據(jù)理力爭,認為皇帝乃九五之尊,既然已經(jīng)下旨要厚待于民,怎么能隨便收回成命呢?萬歷聽后十分惱火,幾次都想下手殺了田義,但田義并不膽怯,反而更加堅持自己的意見。就在田義與萬歷爭論時,中使已經(jīng)將此前擬好的諭旨收回了。田義見到沈一貫之后便向他吐口水,說:“假如你能稍作抗爭,礦稅也就可以免去了,既然這是對老百姓有利的事,你為何要怕皇上怪罪呢?”
萬歷年間有位叫吳寶秀的人,其人剛直正氣,因遭陷害被打入大牢,吳妻憤而自盡。此事被田義知道后,便屢屢向萬歷進言,萬歷都不理會。然而,萬歷越不理會,田義便越加恭敬地陳說吳之冤情。當晚宮中出現(xiàn)一身穿白衣的女子,來到皇太后的寢宮前,陳述自家冤屈,宮中人等聞聽其言,無不落淚哀憐。皇太后便向萬歷說起吳妻冤魂前來陳說冤情之事,萬歷終于下旨,吳寶秀因此而得以平冤。事后有人說是田義為搭救吳寶秀而找人扮演了“鬼魂”,也有人說是吳妻的鬼魂得知田義冒著被殺頭的危險為吳寶秀求情,便決意來宮中幫助田義。但不論怎樣,這都說明田義并非邪惡奸佞之輩,在宦官這個群體里已經(jīng)很難得了。
盡管田義在生前得到皇帝的賞識和重用,但他卻沒有沾染上那些鋪張浪費、仗勢欺人的惡棍行徑,因此他能在死后得到萬歷的特批而賞賜一座石牌樓,也在情理之中了。
田義死后,有十幾位太監(jiān)因仰慕田義的品行,便追隨他葬在了陵墓附近,由此形成了一個富有文化特色的太監(jiān)墓葬群。太監(jiān)是古代一個很特殊的群體,他們沒有后代,因為身體殘缺不全,死后不能進入祖墳,只能孤零零地埋在地下。不過在田義墓這里,這些沒有子嗣的人卻并不孤單,每當夜晚來臨,便是他們聊天解悶兒的時候。以前住在這附近的人經(jīng)常能在夜半聽到一些嘆息聲或抱怨聲,在明清交替之際,一些躲避戰(zhàn)亂的人暫時住在慈祥庵里,還能在午夜看到晃來晃去的身影,可是,這些死去的人從不給活人找麻煩。
清末時,有個飽受饑寒痛苦的乞丐在慈祥庵落腳之后便沉沉睡去,可是等他醒來時卻發(fā)現(xiàn)面前擺放著一些食物。在感激之余,這名乞丐卻覺得很奇怪,不知是哪位好心人的慷慨施舍。住在附近的老者告訴他,在田義墓這里獲得幫助的并不只有他一人,很多流浪者都在這里有過類似的“待遇”。
如今,慈祥庵牌樓的頂部雖然已經(jīng)毀壞不存,但“古華陰渭川田公壽域”這九個字卻還完好地保存在石制牌樓上。盡管歲月流逝,朝代更迭,但后世人對田義的敬意絲毫未減,雖然關(guān)于他的一些故事很可能是后人的杜撰,但從中也可看出人們對田義忠于職守、正直善良的品性的由衷欽佩。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